當患者因為深度嚴重蛀牙或者外傷、牙周病等致使內部牙髓組織損而看牙醫時,傳統的治療方式為了保留住牙齒會建議進行根管治療,也就是我們常聽見的「抽神經」,透過根管擴張清除壞死或發炎的牙髓組織,並進行修形及充填根管,以防止再度感染,但抽完神經後牙齒的活性大幅下降,保留的牙齒就像一個空心的樹幹,擁有的是自然牙這個空殼,那,有機會可以不抽神經嗎?其實答案是有的,若及早發現蛀牙,及早進行完整的治療、投藥、封填,其實不必走到根管治療這個選擇。
根管治療又稱「牙髓治療」,是處理牙髓壞死和牙根感染的修復手術,手術過程中因根管系統細小複雜,偶爾碰到異物堵塞、帶狀根管、根管狹窄鈣化、嚴重感染等情況而無法順利治療,醫師就會利用高倍率顯微鏡放大視野輔助,並於療程中補充光源,將患齒放大數倍,更清晰的清除受感染的組織,填充移除牙髓組織的根管,但若蛀牙尚未發生自發性疼痛,且牙髓神經仍具有一定的活性,患者可選擇活髓保存術保留神經的一線生機。
活髓保存術是因外傷或蛀牙,導致牙髓組織快暴露或可能暴露時所做的治療,醫師會先針對牙齒的活性進行評估,並藉由生依材質做填補、逐漸使牙髓神經組織達到修復,刺激原生牙本質的生成,減少需要做根管治療的機會。活髓保存術在良好的口腔環境下,可以擁有七成以上的成功率,但根據每顆牙齒的狀況會有不同的成功率,醫師須確保牙齒的活性夠、良好的衛生習慣、牙髓夠健康、牙髓神經組織也未受到不可逆的發炎時,可及早求診於醫師,怎麼樣的狀況下才能知道活髓保存術沒有成功呢?當作完活髓保存術後患者於2~3周的恢復期後,牙齒仍舊有酸澀、咬合不適、牙齒疼痛等症狀,依上述情況很有可能就是活髓保存術未成功,需要盡快就診,進行根管治療。(活髓保存術常見問題,林奕廷醫師告訴你!)
做完活髓保存療程後的自然牙可以使用多久呢?取決條件有三,包含「牙齒受損面積」、「手術使用的醫材」、「患者後續的保養清潔」,每個原因環環相扣。假設兩位患者牙齒受損情形、受損面積、後續保養方式、診療醫師都一樣,A患者使用的填充物是樹脂,B患者選擇填充3D齒雕,經過數年後,A患者因樹脂材質的填充物導致強度降低,後續崩掉的可能性就會提高;而B患者選的3D齒雕醫材,完全可與一般健康的原生牙比擬,就不需要擔心使用年限的問題。
醫學一天比一天進步,「活髓保存術」的發明,讓患者盡可能的保留原生牙,畢竟天然的最好,再擬真的醫材都沒有原生自然牙來的好,如果可以保留,醫師比誰都想盡力留下,星辰美學牙醫林奕廷醫師特別強調:「平時若飲食上牙齒有些微的不適都不應該輕忽,牙齒的清潔不是在每個療程後才需格外注意,在日常中,若能保持良好的潔牙習慣,並定期回診洗牙、檢查牙齒等基本保健,蛀牙和牙周疾病就不會輕易的找上門了。」